
第 1 页 / 共 19 页

第 2 页 / 共 19 页

第 3 页 / 共 19 页

第 4 页 / 共 19 页

第 5 页 / 共 19 页

第 6 页 / 共 19 页

第 7 页 / 共 19 页

第 8 页 / 共 19 页

第 9 页 / 共 19 页

第 10 页 / 共 19 页

第 11 页 / 共 19 页

第 12 页 / 共 19 页

第 13 页 / 共 19 页

第 14 页 / 共 19 页

第 15 页 / 共 19 页

第 16 页 / 共 19 页

第 17 页 / 共 19 页

第 18 页 / 共 19 页

第 19 页 / 共 19 页

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各章节_重点汇总笔记.pdf
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各章节_重点汇总笔记 马克思主义,作为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学体系,其核心在于揭示社会历史发展规律,以及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。要真正理解其基本原理,就必须从“异化劳动”这一核心概念开始。正如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中所阐述的,工人被剥夺了自身劳动成果,沦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具,这正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,也是马克思主义批判的根本出发点。 “剩余价值”的概念同样至关重要。资本家通过支付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工资来榨取剩余价值,这种剥削是资本积累的动力,也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根源。理解这一点,才能深刻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。 在“阶级斗争”这一章节中,马克思强调,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的,这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。虽然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存在争议,但它依然提醒我们关注社会不平等,以及社会变革的必要性。 “历史唯物主义”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,它认为,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,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形态的基础。要理解马克思主义,就必须掌握这一基本的历史观,它告诉我们,社会的发展不是偶然的,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。 “共产主义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,追求的是一个没有阶级、没有剥削、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。虽然实现共产主义的方式存在不同的理论探讨,但其核心目标——建立一个更加公正、平等、和谐的社会,仍然是人类共同的追求。 掌握这些关键概念,是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。
展开
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
2025-08-03
28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