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 1 页 / 共 7 页

第 2 页 / 共 7 页

第 3 页 / 共 7 页

第 4 页 / 共 7 页

第 5 页 / 共 7 页

第 6 页 / 共 7 页

第 7 页 / 共 7 页

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- 经管之家
中国经济思想史期末复习资料 - 经管之家 经济思想史,这门看似古老的学科,实则蕴含着对人类经济发展历程的深刻洞察。它不仅仅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简单复习,更是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文化、探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。我们必须认识到,经济思想史的意义远超于历史的简单叙述,它实际上是对当下经济问题的思考基础。 从古代的“国富论”到重农抑商,再到清朝的“均输法”,中国经济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鲜明的特点。这些思想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相互影响、相互渗透的。例如,孟子的“兼爱”、“兼贤”思想,对后世的商业发展和民族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重农抑商的政策,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的限制。 进入近代,西方经济思想的传入,对中国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。李星烺的“交易成本理论”,从全新的视角解释了中国传统经济现象,彻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的理解。“均输法”的衰落,则预示着中国传统经济的没落。同时,也涌现出康有为、梁启超等人的经济思想,他们试图在引进西方经济思想的同时,结合中国实际,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现代经济思想史的研究,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我们不能简单地复制西方模式,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,汲取精华,扬长避短,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。在期末复习时,务必深入理解这些思想的内涵,并将它们应用于对中国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思考。
展开
经济思想史
2025-07-31
18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