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 1 页 / 共 13 页

第 2 页 / 共 13 页

第 3 页 / 共 13 页

第 4 页 / 共 13 页

第 5 页 / 共 13 页

第 6 页 / 共 13 页

第 7 页 / 共 13 页

第 8 页 / 共 13 页

第 9 页 / 共 13 页

第 10 页 / 共 13 页

第 11 页 / 共 13 页

第 12 页 / 共 13 页

第 13 页 / 共 13 页

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
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脉络,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阶段:萌芽期、发展期、成熟期和转型期。 一、萌芽期 (19世纪末 - 20世纪20年代) 背景: 晚清末年,西方列强的侵略,民族危机,社会变革,思想启蒙。 代表人物: 梁启超、陈独秀、胡适等。 主要特点: 反帝反封建,提倡新文化,学习西方先进思想,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。 重要文学作品: 《新青年》杂志,一些早期小说和诗歌。 思想流派: 维新派。 二、发展期 (20世纪20年代 - 1949年) 背景: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爆发,国共合作,抗日战争。 代表人物: 鲁迅、茅盾、巴山雪·亮等。 主要特点: 关注社会现实,反映人民苦难,批判国民党政府的腐败,积极投身抗日战争。 文学运动: 新四军文学运动、田园诗运动、三农村文学运动。 重要文学作品: 《呐喊》、《彷徨》、《祝福》、《青春出版社》等。 三、成熟期 (1949年 - 1976年) 背景: 新中国成立,社会主义建设,文化大革命。 代表人物: 莫言、萧红、张爱玲等。 主要特点: 探索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,反映人民生活,批判资本主义,关注社会问题。 文学流派: 现实主义文学,浪漫主义文学。 重要文学作品: 《要漫》、《细雨如诗》、《围城》等。 四、转型期 (1976年至今) 背景: 改革开放,市场经济发展,文化多元化。 代表人物: 莫言、余华、韩少功等。 主要特点: 关注个体命运,探索精神世界,反映社会变迁,题材广泛,风格多样。 文学流派: 现实主义文学,实验文学,魔幻现实主义文学。 重要文学作品: 《活着》、《纪事本》、《红高粱集》等。 总而言之,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一部充满变革和创新的历史,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人民的命运,也展现了中国文学的独特魅力。 不断发展,探索新路径。
展开
中国现代文学史
2025-04-03
25次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