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 1 页 / 共 7 页
详解_第1页_学霸英雄_www.xuebayingxiong.com.png)
第 2 页 / 共 7 页
详解_第2页_学霸英雄_www.xuebayingxiong.com.png)
第 3 页 / 共 7 页

第 4 页 / 共 7 页

第 5 页 / 共 7 页

第 6 页 / 共 7 页

第 7 页 / 共 7 页

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
中国哲学史_名词解释与复习参考 中国哲学史,简单来说,就是一部人类思想的浩瀚史诗。它并非仅仅是理论的堆砌,而是根植于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土壤,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要理解它,就必须掌握一些关键的“名片”——哲学名词。 首先,我们不得不提到“道”。在《道德经》中,“道”是宇宙的本源,是万物的规律,是最高的真理。它既是不可言说的,又是支配一切的规律。理解“道”是理解中国哲学的基础。 然后是“仁”。“仁”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,代表着爱人、同情、以及道德行为的规范。“仁者爱人”,体现了儒家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思想。它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。 “义”、“礼”、“智”、“信”则是儒家修身、治国的重要准则。“礼”强调社会秩序和规范,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。 “义”则代表着正义和道德,是行为的准则和力量。 此外,“阴阳”思想同样在中国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。它既是自然现象的解释,也是人生的哲学思考。阴与阳的平衡,代表着和谐与变化,以及人生的智慧。 “天人合一” 则是道家思想的核心。它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,应该顺应自然,与自然和谐相处,达到心灵的平静与智慧。 “中庸”则是儒家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,指的是不偏不倚、恰到好处的状态,是个人修养和政治上的重要原则。 最后,对“辩证”的理解也至关重要。中国哲学,尤其是老子的思想,充满了辩证思维,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。 熟练掌握这些核心名词,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哲学史的脉络,从而更深入地思考人生,并从中汲取智慧。
展开
中国哲学史
2025-08-05
40次阅读